三八节特稿:一生守望岳坟的孝女岳美珍!

日期:2011-09-04 14:36  |  浏览:4324

岳美珍岳瑞霞在杭州岳王庙留影

  居住在杭州的岳氏宗亲,是岳飞长子岳云的后代。29世孙岳美珍,是我的母亲,她自幼就住在岳庙内,和我的外公、舅舅们一块看守着岳坟。解放后,岳庙岳坟移交政府管理,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修复,我母亲就搬到离岳庙后门只有几步远的栖霞岭居住。

  母亲一生都在守望岳坟,是出了名的孝女。小时候在精忠小学读过书,平时又喜欢看书看报,颇有文化,思想新潮。88岁时,她依然有清秀的面目,笔挺的腰板,清晰的口齿,开朗的性格。虽然是满头白发,却仍然爱好文艺活动,尤其对岳飞后裔的有关情况,更是热衷。这些都是她长寿的原因,活到103岁去世。

  1983年,一位从河南来杭的壮年男子岳彩真,一路上打听岳飞的后代。他走进岳庙大殿含泪跪倒在岳飞塑像前,并向工作人员打听要找岳飞后代,有人就指点他到岳庙附近找岳美珍。

  宗亲相见,分外高兴。岳彩真是岳飞第33代裔孙,河南台前县党史办公室的干部,抽假期来杭搞一些岳飞史料及后裔情况的收集研究工作,他说,河南汤阴是岳飞诞生之地,在汤阴火车站就竖着“毛泽东同志视察岳飞故里纪念”碑,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汤阴时非常关心岳飞的后代等等。

  岳彩真谈到他那里有岳飞后裔几千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岳飞后裔如何踊跃参军,用《满江红》唤起民众鼓舞斗志。母亲也说,解放前,我们家在岳庙斜对面办了精忠小学,为劳动人民的子女提供一个收费少设备好的入学场所,为民做了一件好事。岳庙旁,我们开店做生意,也一直继承祖先的美德。那时,家里每天备有各种内服外用药品及供应凉茶,多年来免费为过路人服务。我家有祖传的十几间房屋,一直供穷人居住,房子并不差,可租金极少,有些交不起的也就免费居住,所以有些老年人至今还提起我们当年为群众办过的这些好事。

  解放后,我家也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母亲和我曾被评为省、市、区的先进个人。

  远方来客,与我们相聚时间虽短,但使我们杭州与河南的岳飞后人沟通了信息,知道了两地的各种情况。岳彩真回家后,河南台前县、清丰县、山东梁山县等地的宗亲纷纷来信,邀请我母亲去他们那里探亲游览。

  1993年3月,我母亲岳美珍和舅舅岳邦军、岳邦杰等杭州的岳飞后裔,在岳庙参加了隆重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890周年祭典仪式,《岳飞家史考》主编、湖南益阳的岳飞32世孙岳力先生来杭参加并主持了祭典活动,在场的还有世界各地来杭参加纪念活动的加拿大、韩国等教授、博士及游客100余人,大家自动云集坟前参祭,新华社记者在世界20多家新闻媒体上报道了这次盛典。

  2002年3月,岳飞第34代后人岳瑞霞法官为编写《岳飞和他的后裔们》一书,两次从山东来到杭州采访并搜集资料。那天上午,杭州岳庙管理处的沈立新同志引领岳瑞霞宗亲来到栖霞岭找到了我母亲,我母亲看着这位年轻的法官作家,激动的双手颤抖,不知说什么才好,岳瑞霞眼里也闪着泪花。然后,我们又一同去了岳庙岳坟,我母亲细致的讲,岳瑞霞用心的记,两位孝女手挽着手漫步在岳庙里,久久不愿离去。

  岳美珍、岳邦军、岳邦杰、岳崇尧家都有祖传的“百宝箱”,箱内东西有多有少,解放初交给国家珍藏。内有价值连城的宝贝:几十部《岳氏宗谱》、岳飞合金印章,上朝用象牙朝笏,古钱宝剑和几幅古画,岳飞父亲岳和、岳母刺字、岳飞阅兵书、岳云舞铜锤等,还有我家景微堂前缎子锈金丝的对联和岳飞坐像,另有几十件祭祖用的古董等。前段时间,浙江电视台在岳庙拍摄了岳美珍等人游览岳庙的部分镜头。

  岳坟街,岳王庙,是家喻户晓的地方。这条路,这座庙,伴随我的母亲走过103个春秋,一切未变,一切又都在变。母亲生前每天走在这条路上,守望着这方圣土,企盼着远方的亲人。

  路,还是这条路;庙,还是这座庙。

  作者: 林汝狄

  (注 :此文原载《岳飞和他的后裔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