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钩沉

文韬武略为报国 权奸勾结遗恨多

文章来源:精忠门第网  |  发布日期:2011-07-21 19:49  |  浏览次数:13258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属精忠门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岳飞是南宋初期的爱国名将,精忠报国,大义凛然,他的忠烈,早垂于青史而不泯,毋庸笔者重赘,但本人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又感不吐不快。

  岳飞善于治军,能与士兵共甘苦,深受士兵的拥戴,所以他的军队精锐善战,勇不可挡,所向无敌;同时头脑灵活,善用战术。金兵入侵时,曾用数马连缚成排,锐不可当,号称天下无敌的“拐子马”,岳飞研究出一套破金兵马阵的“砍马计”即用砍马刀砍断阵中一马的一腿,使该马不能行动,同时又拖累其他被缚成排的马群,因此金兵所向无敌的马阵战法,变成死马堆。岳飞大破金兵于朱仙镇,这就是岳飞大破“拐子马”、五百胜十万的故事。所以当时金兵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实岳飞不仅是一个军事军,还是个书法家、文学家,不过他的书法、文学被他的显著的武功所掩盖,后人没有注意而已。

  我曾看过岳飞写的“还我河山”四字,笔力雄伟,潇洒磅礴,可以与那些大书法家媲美,他的文学名作如《满江红》等,迄今仍脍炙人口。宋朝还有个军事家叫辛弃疾,善于填辞,不过他是武被文掩,一般人只知他是个词客。岳飞则文被武掩,本人的看法是:岳飞的文学和书法修养是可以和武功并列的。

  中国有句古话:“诗言志”。我记得岳飞在江西平定内乱时,曾登翠微峰,写了这样一首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在这里可以看出他胸怀磊落已经眼观全国了。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写出“三十功名尘与人,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名句,才能有收拾旧山河的壮志,才能创下民族英雄的伟绩。

  翻开中国历史来看,汉族统治中国,武力之衰弱莫过于宋朝,无能力抵御北方的强敌,先是西夏后是金辽,终于被蒙古族灭亡,其原因用汉高祖刘邦一句话来说就是“奸儒几误国家事”。当时,宋高宗阁内有主和与主战两大派,主和的是以秦桧、张俊为首,主战的则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秦桧早已里通外国与昏君赵构、悍将张俊狼狈为奸,扼杀岳飞主战派的新兴力量,白白把半壁江山拱手让于金人。

  后世研究历史的人,有的人还以为主战不一定能获得胜利,且以宋理宗时,韩佗胄征金而惨遭失败为例,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要知道,到宋理宗时,金人势力虽然走了下坡路,而宋室也因岳飞被害而军心大乱,一蹶不振,造成兵不能战,若当时岳飞主战派不是被卖国奸相秦桧等所干扰,全国一心一德抵御外侮,绝对能收复天地,洗雪国耻的。凭岳家军上下一致全心全德,甘苦与共的精神,岂有不能“还我河山”之理呢?整个宋代的历史必将重写。

当然,岳飞的被害,其主犯不只是秦桧一个人,宋高宗也是谋害岳飞的主凶,当时秦桧与岳飞政见不合,想谋害岳飞而向金人妥协,若得不到高宗的首肯,决不可能将一个重要的且握有兵权的枢密副使,仅以“莫须有”罪名而处死。

  高宗自毁长城,竟将一个屡战屡胜保其社稷的名将处死,虽然通过一些唯心的外在因素,主要原因还是怕岳飞收复河山迎回二帝,自己皇位动摇,而秦桧等一批亲信也不能继掌大权,身负重任。他们了解岳飞忠于宋室,也知道岳飞的能力和名声,所以用政治手腕把岳飞从前线调回,委以枢密副使之职让岳飞死心塌地效忠于宋高宗自己,而满足于偏安之局,放弃收复失地迎回微钦二帝的打算。但这一切都被岳飞忠于国家的崇高人格所拒绝,岳飞数次酝酿请战,联络各军,以收拾旧山河为己任。由于岳飞有这样收复国土的决心和壮志,犯了宋高宗的大忌,更为秦桧、张俊等所不容,这是岳飞惨遭杀害的直接原因。

  当秦桧下令狱官将岳飞处死之时,因找不出岳飞犯罪的证据,秦桧竟手书“莫须有”三字交给狱官,狱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岳飞自缢于风波亭,韩世忠问秦桧,有关岳飞被处死的证据时,秦桧也以“莫须有”三字回签,韩世忠当时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能服天下?”自此以后,韩即不理政事,终日骑驴游玩西湖,作诗消遣,遂有“靳王”封衔,安度晚年。而奉命审判岳飞案件的法官李若水,也认为岳飞的被捕实在是太冤枉,完全是冤狱,于是弃官弃印,潜逃亡命,不愿再做法官了,以作为岳飞冤案的抗议。由此可见当时朝内外同情岳飞的是绝大多数,而专政横蛮的只是宋高宗和秦桧等少数一撮人而已。

  岳飞被权奸陷害,一代民族英雄精神不死,他的墓后松柏树枝总是向南,没有向北的(向北的短小或枯萎),所以后人有诗云:“墓上南枝歌南国”。

  在中国历史上,奸臣贼子害忠良的事例很多,冤案假案也不少,在今日国内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之时,本人作此文,以示对中国历史上一代民族英雄的敬意!


                                                                                               岳瑞霞 黄熙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