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墓庙楹联

朱仙镇岳飞庙简介

文章来源:精忠门第网  |  发布日期:2011-07-21 20:52  |  浏览次数:5276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属精忠门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著名的七朝古都开封雄居中原,其城南二十公里处有一座千年古镇,它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四大名镇之—的朱仙镇。明清以来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甚是繁华。
朱仙镇历史底蕴丰厚,人文景观颇多、除关帝庙、清真寺、点将台、启封城遗址外,还有一座纪念民族英雄的庙宇,便是全国三大岳庙之一的朱仙镇岳飞庙。
古庙名镇,相映生辉。这座庙宇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据《祥符县志》记载:明何孟春修岳祠碑记云:“宋岳鄂侯忠武王庙始建于鄂,再建于杭、三建于汤阴,而今建于梁城南之朱仙镇……而朱仙镇者,王之功,于是为报王忠愤所不能忘者也”。
  岳飞庙位于镇中心,座北向南,建筑宏伟,气度不凡。“精忠岳庙”四个金字,熠熠生辉,光昭日月,成为民族英雄岳飞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门前的石狮威严端坐、虎虎生威。四个岳家军武士塑像手据兵刃双目神射,直视前方,忠城地守卫着这块圣地。
山门两侧楹联格外醒目。一联曰:“若斯里朱仙不死、知当日,金牌北招,三字含冤,定击碎你那极恶滔天黑心宰相;即比邻,关圣犹生,见此间铁骑南旋,万民留哭,必保全我这精忠报国赤胆将军”;一联曰:“炳史册,精忠资社稷;收河山,报国筑长城”。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忠臣良将的无限怀念和敬仰,对昏君佞吏的极端仇视和鞭挞。
  步入庙内花木清秀,绿草如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代铸造的铁像史称“五奸跪忠”,正中跪立者是大奸臣秦桧。秦桧,字会之,江宁人(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南宋宰相,媚主亲金,阴险奸诈,设制冤狱,将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三字加害之,成为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之佞臣;王氏,无名,桧妻,面姣心歹,摒弃妇道,谗言干政,在桧等害岳飞举棋不定时,向其夫进言曰:“捉虎易,纵虎难也。”时人谓之长舌妇;张俊,字伯英,甘肃天水人,南宋战将,畏金如虎,屡战屡败。因其早年勤王有功,加之极善逢迎,深受高宗之宠信,竞官至枢密史,及助桧害岳之主凶;罗汝辑,字不详,相州(今河南汤阴人),任大理寺丞,这斯善指鹿为马,仲伯倒置,披肝沥胆为昏君奸相效力,“天日昭昭”获跪于此;万俟 ,复姓万俟,单名 ,字元忠,河南原阳人,时任大理寺正卿。狐假虎威,滥施酷刑,助纣为虐。诸君见否:昔日作奸客,而今囹圄人1
  穿过拜殿,数通古碑巍然而立。其中国内仅存的岳飞手迹碑尤为珍贵。一通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任栏处……”;一通是《送紫崖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讯,天生动北陬……”。纵观全篇,岳飞忧国忧民之情切,文韬武略之精深,跃然石上,万古不磨。
  庙宇正中,大殿巍峨,殿内上方岳飞手书“还我河山”横空悬挂,静而生威。“一笑十牌凭浩气,常思三字仰精忠”的楹联书于两侧,撼人耳目。大殿正中的岳飞塑像头戴帅盔,身穿金甲,腰系玉带,左手捧书,右手扶膝,双目有神,凛凛雄姿,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岳飞抗击外侮,为国为民的精神万世流芳。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高风亮节,为新时代的先进文化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数百年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奋斗不息。
  大殿东西两侧供奉着岳家军四员小将的神像。他们分别是银锤岳云,金锤狄雷,铜锤严成方,铁锤何元庆。相传在岳家军与金兵大战朱仙镇时,四员小将各挥动一双大锤,冲向十万金兵。大锤上下翻飞,如入无人之境。金兵大乱,溃败北逃,留下了“八大锤大闹朱仙镇”的佳话。
  殿中墙壁上绘有两幅壁画,记录着岳家军被迫班师,数十万朱仙镇百姓十里跪拜,泪洒长街,苦苦挽留的场面。通过画面,进一步展示了岳飞的伟大精神和人格魅力。人虽去,其精神却留在了朱仙镇人民的心中,留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五将祠是供奉岳飞部下五位大将的地方。他们分别是,时任岳家军中军统制王贵;前军统制张宪;左军统制牛皋;右军统制徐庆;著名战将杨再兴。杨再兴将军原为叛军曹成手下一员部将岳飞收降了他。杨再兴归顺朝廷后,在多次对金作战中身先士卒,挥动神枪,屡立奇功。后在临颖战设中误入小商河,被金兵乱箭射死,留下千古遗憾。
  五子祠中供奉着岳飞五个儿子的神位。即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岳云,字应祥,号会卿,生于宋宣化元年,(1119)年。十二岁随父从军。云智勇双全,臂力过人,在对金兵作战中挥动一双八楞亮银锤,杀伤敌军无数,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绍兴十一年除夕,与其父岳飞及张宪同被害于临安大理寺狱,壮烈殉国,年仅二十三岁。铸成万世奇冤。后宋宁宗追封为“安远军承宣使”、 “安边将军”。理宗景定二年加封“继忠侯”。
雕梁画栋的岳庙大殿金碧辉煌、威严肃穆。顶端的宝瓶光彩夺目,四角的鸟猴跑兽或立或卧,形态各异,时刻坚守岗位,静观凤云沧桑。
  铸造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的雕龙铁钟静卧于岳王庙东隅。此钟质地纯净,声音洪亮,悬而击之,响彻数十里。早年此钟悬挂在岳庙钟楼之内,日军侵占朱仙镇后,毁去钟楼,又欲毁钟。怎奈古钟愈击愈响,愈毁愈坚,久不能破。朱仙镇人民闻讯后,将其运至河东深埋地下。抗日战争结束后,该钟才重见天日,至今仍留有手掌大小之缺痕,成为中国人民备受外强凌辱之见证。
庄严幽静的正宫寝殿座落在岳庙的北端。岳母刺字的神像陈于东侧。据传,岳飞从军前向其母告别。慈母姚氏为勉励岳飞奋勇杀敌,洗雪国耻,命其脱去上衣,手持银针,在飞背针刺“尽忠报国”四个大字。站立此处,慈祥通达、母仪万方的岳母姚太夫人,似返人间。赤心报国,忠孝双全的岳将军昭然重生。
  岳女银屏,幼读诗书,通晓大义,闻父兄被害,四处呼号,为其申冤,被秦桧党羽抱其投井而亡,年仅十三岁。
  铸造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的岳飞夫妇青铜鎏金像端坐在寝宫正中。国内仅存,弥足珍贵,极具考古价值。属国家文物,是镇庙之宝。
千秋雨雨风风事,两岸朝朝暮暮心。庙内的“元珀亭”翼然而立,风光无限。王元珀先生,字蕴松,祖籍江苏,后居台北。仰敬民族英雄,损资八万余元修缮庙宇,岳庙管理处建亭勒石以记之。
  2003年3月17日是岳飞诞辰900周年纪念日。省、市、县党政领导、中外宾朋、岳家后裔及数万周边百姓齐聚中国朱仙镇岳飞庙。鼓乐呜咽,鞭炮齐呜,引吭高诵,伏地祭拜,寄托着中华儿女对一代豪杰的无限怀念和哀思。名扬海内外的朱仙镇岳飞庙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仁人志士前来凭吊、参观,留下许多诗词楹联。
 

                                 何守国 韩五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