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名人

北京大学教授岳庆平自述

文章来源:精忠门第网  |  发布日期:2015-07-28 12:28  |  浏览次数:3704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属精忠门第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岳庆平,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省荣成市大岳家村人。1953年8月1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获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学位,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8月晋升教授, 1998年4月任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常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代表(连续两届,每届五年)。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和高级职称评委,项羽文化研究会会长,岳飞文化研究会会长,东吴书院名誉院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项羽文化》编委会主任,《徐福文化交流》副主编,《文史知识》编委等。曾任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分房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社史研究通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学术咨询委员,《文史》编委等。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科学杰出人才(又称“百人工程”)。中共北京市委刊物《前线》1999年第4期曾刊登专文介绍其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单独承担过四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已出版《家国结构与中国人》、《中国人的家国观》、《中国的家与国》、《中国秦汉艺术史》、《中国秦汉习俗史》、《中国民国习俗史》、《世界古代后期政治史》、《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世界古代后期习俗史》、《历史读本》、《家庭变迁》、《汉代家庭与家族》、《中华文化通志•婚姻志》、《共产党员人生讲堂•职业道德课》等著作10余本,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辞书、丛书多部。其中担任常务副主编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大辞典》,由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也是担任常务副主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由陈云、薄一波、宋任穷等领导题词。参加撰写的《中华文化通志》,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参加撰写的《中华文明史》,2008年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3年至今连续被评为中共中央统战部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还获得其他各类奖励20余次。曾赴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梵蒂冈、摩纳哥、希腊、瑞士、荷兰、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台湾、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活动或访问。
 1985年以来在北京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十余门课,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数百次。1994—1995年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院客座教授的身份,在该校分两学期开设“中国社会史研究”和“中国家庭与婚姻史”两门课。1998年以韩国高丽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在该校开设“东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史研究”和“历史专题”三门课。1999年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在该所进行学术研究和举办学术讲座。在教学方式上注意兼顾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二者,尤其注重培养能力,包括大量阅读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准确表达能力、深入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录检索和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等。注意科学地组织和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和必要而经常的指导,重视启发学生思考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重视教学环节的多样化,将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外阅读、课外辅导、双向提问、社会调查、阶段性作业等环节融为一体,交叉进行。
    共指导访问学者10余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18名,硕士生11名,本科生论文50余名。其中指导张继海的博士学位论文《汉代城市社会研究》,评为北京大学200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全国200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指导凌文超的博士学位论文《考信于簿:走马楼吴简采集簿书复原整理与研究》,评为北京大学2011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自1997年至2003年任北京大学政策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期间,注重教育创新思考和教育管理研究,撰写了《按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建设北京大学》、《坚持改革创新,建设一流大学》、《大学校园规划与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关系及其相关思考》、《北京大学校园规划与事业发展》、《关于北京大学定位的思考》、《党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五四运动与创新精神》等论文;参与了数十种学校发展规划、调研报告、重点课题、重要文件、改革方案、领导讲话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分为1999年版、2001年版、2002年版和2003年版)、《北京大学“211工程”论证报告》、《北京大学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教育过程中的经济流量及相关政策分析——北京大学教育产业的主题报告》(教育部吕福源副部长主持的教育产业课题中的子课题)、《高校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若干重要问题研究》(国家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北京大学队伍建设研究》、《北京大学结构与规模研究》、《北京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北京大学教学与科研机构调整研究》、《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研究》、《北京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美国一流大学调研报告》、《欧洲一流大学调研报告》、《21世纪大学的历史使命》、《北京大学跨世纪发展规划的若干思考》、《北京大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北京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北京大学年鉴》等。在北京大学重要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贯彻与落实上,做了大量工作。
    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接见。长期从事中央和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工作,参与了大量重要政策和文件、重要讲话和文章、重点课题和调研报告的研讨和撰写工作,如《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最近10多年的全会文件、国务院最近10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等。

    2011年2月27日至4月2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首期社会管理创新正司厅长级研究专题班脱产学习,任书记兼班长。